【书记领航 改革攻坚进行时】项目成果展第三期:新圩镇

2025-09-02

【书记领航 改革攻坚进行时】项目成果展第三期:新圩镇

青原组轩第967期


图片
图片

编者按

今年是开展基层党建“书记领航”行动的第三年,青原区坚持把开展“书记领航”行动作为压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有力抓手,坚持“书记抓、抓书记”,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领题一批项目、破解一批问题、推广一批做法,推动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。即日起,《青原组工微讯》开设【书记领航 改革攻坚进行时】专栏,集中展示一批措施实、效果好的“书记领航”项目成果,不断推进全区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。本期刊发新圩镇“书记领航”项目进展情况。


图片

提质增效类

图片

党建赋能“小网格”   撬动基层“大治理”


新圩镇党委书记段联斌将“党建赋能‘小网格’撬动基层‘大治理’”作为提质增效类项目,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,深入开展“入户听诉”专项行动,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


1


项目做法

一是建强网格组织,织密服务网络。全镇共划分34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长,整合152名“吉先锋”党员入网,形成“网格长+党员”的服务队伍。开通24小时网格长热线,落实每日走访,重点收集邻里纠纷、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等诉求,确保村民问题“随时呼、马上应”。二是规范管理制度,压实治理责任。在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等位置设置34块网格公示牌,公开网格范围、人员及职责。建立“包片联户”清单和民情收集机制,精准对接需求,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,形成“网格吹哨—专班报到—分级处置”闭环,推动服务前移。三是优化精细服务,温暖群众心田。依托专职网格长和24小时热线畅通诉求渠道,结合“心理咨询送下乡”服务,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疏导,重点关注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等群体,帮助化解心理焦虑和矛盾纠纷,实现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四是强化研判联动,提升治理实效。落实每月民情分析会,梳理诉求与难题。严格执行情况报告,及时处置日常突发事件。推进多方协调,开展群众说事、民情恳谈等活动,引导群众参与自治,构建“上下联动、多方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

2


项目成效

一是诉求化解高效,基层矛盾锐减。“入户听诉”与热线服务并行,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10件,化解297件,办结率达96%,成功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村”,基层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。二是服务质效提升,群众获得感增强。通过制度规范与精准服务,累计收集群众建议86条,转化为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等“金点子”18个。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代办服务120余次,开展心理服务100余人次,群众办事更便捷、生活更舒心。三是治理能力升级,自治水平提高。召开每月民情分析会80场次,梳理解决问题136个,处置网格事项200余件、突发性事件5起,开展群众参与类活动36次,群众自治意识与能力持续提升。

下一步,新圩镇将持续巩固提升基层治理成效,以“补短板、提质效、扩服务”为目标,在拓展服务领域、强化数字赋能、提升治理效率三方面再发力,不断深化网格建设。

图片

新圩镇党委书记段联斌在栗溪村调度“书记领航”项目进展情况

图片

“吉先锋”党员开展入户听诉


图片

攻薄促弱

图片

“三联聚力促振兴”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


将“‘三联聚力促振兴’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”作为攻薄促弱类项目,从组织联建、产业联营、利益联结三方面发力,以产业发展之效壮大村集体经济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。


1


项目做法

一是织密组织网络。推行“1+1+N+X”模式,以镇党委为核心,依托产业联盟党支部联结2家企业、13个村集体和220余户农户。建立三级管理机制,明确12项责任清单,每季度开展联盟联建不少于2次。以合泰青办公楼党建综合示范点为平台,常态化组织培训和难题攻关,将组织力量嵌入发展全过程。二是深化产业联营。通过“村社”共建整合3个合作社,联动10余家合作社,制定15项服务标准,构建全产业链农事服务体系。“村村”联动盘活闲置资源,开发200亩农田、100亩林地及2处校舍,集中投入10万元涉农资金。“村企”联合推动产业集群,发展1000亩蔬菜和200亩中药材种植。三是完善利益联结。组建涵盖1个蔬菜基地、8个加工厂和9个合作社的产业链联合体,建立“租金+薪金+股金”机制,100余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享受保底收益和分红,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多方。


2


项目成效

一是组织优势转化,发展动能增强。依托合泰青办公楼党建综合示范点、礼涞循环产业园累计举办培训6场,解决要素保障难题8个,推动企业合作项目2个,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。二是产业效益凸显,增收渠道拓宽。全产业链农事服务体系惠及周边3个乡镇,年创收近50万元。闲置资源盘活与产业集群打造成效显著,各村年均分红增长10%,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。三是利益共享落地,群众收入提升。“三金”机制切实保障农户收益,土地流转租金年均每亩300元,20余名务工农民月均工资2000元,年分红总额超10万元,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提升。

下一步,新圩镇将持续深化“1+1+N+X”组织模式,通过扩大产业联盟党支部联结范围,盘活闲置资产,发展特色种养,聚焦组织建设、联营模式和利益机制,持续壮大集体经济、促进农户增收。

图片

开展农业技术培训

图片

村民在基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



分享